清晨出发,自北京西柏坡教育基地启程,一路向西,抵达群山怀抱中的西柏坡——那段激荡风云的历史核心正于此安卧。当脚步真正踏进这方土地,历史书页的油墨气息才真正鲜活弥漫,化为眼前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可触可感的沉厚分量。
在中央旧址,土坯房、小油灯、简陋的桌椅无言矗立。它们朴素身躯曾撑起整个民族命运的天空。那一排排静静陈列的电报机,无声诉说当年决胜千里的运筹帷幄;那架粗朴的纺车,分明还转动着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坚韧意志。亲临现场,指尖拂过粗糙的墙壁,不由慨然:简陋与伟大原来可以如此和谐共生,承载起一个新生国家最初的信念与梦想。
随后,在专题教学中,老师引领我们细细梳理“两个务必”的精神脉络与“进京赶考”的深远内涵。历史在讲述中不再仅是浮于纸面的冰冷字句,它如活水般涓涓流入心田。大家围绕“新时代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”热烈讨论,思想碰撞的火花四溅,照亮了我们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前路,也映照出肩上责任的重量。
互动教学环节,我们换上粗布军装,体验支前劳动。推起吱呀作响的独轮车,挥汗如雨。沉重的车辙印刻在黄土地上,仿佛与当年乡亲们的足迹重叠——车轮碾过的,不只是脚下的泥土,更是“人民就是江山”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归途渐近,西柏坡的山水在车窗外渐渐隐去。回望那片黄土地,我心中不再仅存景仰,更添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当。革命圣地不再遥远,其精神已化作滋养灵魂的甘露,于无声处催人奋进。
西柏坡此行,不是简单抵达历史的某一页,而是以整个身心融入了一场未曾落幕的“赶考”——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接,先辈们点燃的星火,已悄然在我们心中燃成不灭的灯,照亮各自岗位新的征程:那些土墙木桌早已在时光中凝为石雕般的箴言,唯有以今日之坚实步履作答,方不负此行叩问的庄严初心。